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管理 >> 详细内容
教育教学
 
教学管理 >> 正文
亚洲bet57365游戏大厅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
日期:2023-09-0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本科教学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考核试卷命题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规范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本质量标准。

第二条  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是学校进行评教、评学、评管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理论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三条  备课

1.自编或选用的教材科学、适用,配备齐全。

2.讲稿或教案齐全、清晰、翔实。教案能反映科学新成果和新知识,并能不断更新。

3.授课计划完整,课时及内容安排科学、合理,能按时间向院(系、部)提交并及时告知学生。

第四条  课堂教学

1.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的要求,基本理念概念清楚、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教学中有吸收新成果,反映新信息,注意介绍学术发展前沿的新动态,理论联系实际。

2.采用灵活多样且适合的教学方法,体现启发性原则。能因材施教,讲普通话,表达清楚,条理性强,板书工整、有序,字体规范,善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且效果好。

3.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准时上下课。不随意调停课。虚心征求学生和其他老师的意见并积极改进教学,热心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等。

4.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生课堂气氛浓厚,师生交流好。

5.衣冠整洁,仪表举止言论符合教师身份,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寓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第五条  辅导答疑

1.任课教师原则上应每周或每章安排一至二次辅导答疑,并作记录。在辅导答疑过程中,应重视因材施教,既要热情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学生。

2.对于考试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在期末考试前安排1-2天的时间进行答疑。辅导答疑过程中,教师不得指定复习范围,向学生暗示、泄露试题内容。

3.与学生有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辅导答疑,采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辅导模式。

第六条  作业

1.作业量适中,且在教学过程中均匀分布。学生能及时上交作业,作业工整认真、准确率高。

2.紧扣教学的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难度适中,能促使学生获得知识、训练能力。

3.自然班级学生作业全班批改。对作业量多的基础课每班至少批改二分之一。

4.批改及时、认真、细致,有点评。

5.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且记载清晰规范。

第七条  考核

1.试题覆盖所学内容,重点难点空出,难度适中,既能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反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通识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原则上应建立试题(卷)库。

2.批改认真、规范,每道题均有小分,统分准确,成绩准确反映学生考试情况。

3.成绩登记表填写规范、准确。试题保存完好。

4.成绩分析全面、科学、合理。

第三章  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八条  实验教学文件与计划

1.有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并符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实际情况,科学可行。

2.选用统编教材或自编的实验指导书。

3.有实验课表和实验安排表,实验课安排合理、科学、规范,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

4.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相结合。

第九条  备课与实验教学准备

1.教案齐全,内容明确,讲解要点、重点突出,能反映教学组织过程。

2.实验场地整洁,仪器设备状态完好,实验材料准备充分,无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指导教师对仪器设备状态清楚:有安全措施。

3.实验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合理,并按规定组数开出实验:有实验分组安排表,并预先通知学生。

第十条  实验授课

1.实验内容:

1)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并有相应记录:

2)让学生清楚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3)实验内容完整、充实,讲课与实验操作时间分配合理:

4)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2.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训练:

2)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

3)能及时排除仪器设备故障:

4)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

3.课堂管理:

1)维护好设备仪器:

2)保障安全:

3)认真做好原始实验数据的检查,严格执行原始记录签字制度。

4.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原理及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促进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十一条  实验指导

1.根据学生实验情况,定期进行实验指导。

2.与学生有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教室能及时答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3.实验指导时主动热情,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第十二条实验报告

1.每次实验教学后,均须布置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2.对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等均提出明确的要求。

3.批改及时、认真、无错漏,并符合规范要求,批改率100%。

4.每次实验成绩均能认真记载,且清晰规范。

第十三条  实验考核

1.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实验报告等。其中实验操作考试应有评分标准,试题能够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批改认真、规范,每道题均有小分,核分准确。

3.成绩登记表填写规范、准确,且有任课老师本人签名。试卷保存完好。

4.成绩分析全面、科学、合理。

第四章  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四条  实习准备

1.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详实的各类实习大纲和具体的实习计划,大纲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计划科学可行。

2.根据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规范准确地填写实习任务书,便于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

第十五条  实习指导

1.实习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的实习活动,并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实习指导教师要关心实习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帮助学生根据职业道德要求开展实习工作并安全地开展实习活动。

2.实习指导教师坚守岗位,在外地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同吃同住同活动,不搜自离开实习单位,不擅自放假(或准集体假),不越权准假。

3.实习指导教师主动与实习单位及实习单位指派的指导教师联系,在实习单位的配合下公正、科学、准确地对实习工作做出成绩评定。

4.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及时填写实习总结表,所有实习总结交院(系)存档。

第十六条  学生实习

1.在实习单位和带队教师指导下,按照实习要求进行实习。

2.尊重实习单位指派的老师,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实习方案展开实习工作。按时完成实习作业。

3.严格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不擅离实习岗位。

4.实习结束后,及时对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指导老师批阅。

第十七条  实习考核

1.考核由指导教师会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进行。

2.考核方法可采用笔试、口试、评阅实习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应反映学生对现场实际知识的掌掘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成绩以业务考核为主,同时结合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实习态度、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第五章  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十八条  教学条件

1.有内容详细、符合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设计大纲:有易于操作、合理的评分标准。

2.有一支人数充足、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队伍担任指导教师。

第十九条  组织管理

1.选题:

1)课程设计课题安排合理:

(2)课题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能够结合社会实际和工程实际,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2.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阶段的检查与总结,写出具有实际指导工作价值的总结材料:有具体的过程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管理严格。

第二十条  教学过程

1.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在指导老师的全程指导下,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并正确运用研究方法或手段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有详细的阶段性进度表,计划性强,并认真落实。3.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第二十一条  教学效果

1.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方案论证充分:收集资料进行加工、分析、综合的水平提高。

3.实验方案合理、实据可靠、数模建立正确:计算机应用能力强。

4.图纸规范、符合标准、工艺可行、结构合理。

5.正确进行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6.课程设计说明书思路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符合技术要示、撰写规范。

第二十二条  成绩考核

成绩评定严格、规范:评定成绩与学生课程设计的实际水平相符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设计方案、说明书、图纸、程序、作品的完成质量,创新与发挥情况,答辩情况等,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十三条  资料归档

课程设计相关资料由院(系)资料室收藏。

第六章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二十四条  教学条件

1.有内容详细、符合教学基本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大纲、指导书:有周密可行的工作计划:有易于操作、合理的评分标准。

2.有一支人数充足、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队伍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应控制在8-10人内。

第二十五条  组织管理

1.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双向选择,合理安排:

2)课题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能够结合社会实际和工程实际,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3)课题深广度、工作量适中,难易适当。

2.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和开展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阶段检查与总结,写出具有实际指导工作价值的总结材料:有具体的过程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管理严格。

第二十六条  教学过程

1.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在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下,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并正确运用研究方法或手段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有详细的阶段性进度表,计划性强,并认真落实。

3.学生能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勤奋钻研业务,尊师互助,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十七条  教学效果

1.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2.开题报告的撰写质量高:设计(论文)方案论证充分;收集资料进行加工、分析、综合的水平高,

3.实验方案合理、数据可靠、数模建立正确:计算机应用能力强。

4.图纸规范、符合标准、工艺可行、结构合理。

5.论文摘要达到规定要求。

6.正确进行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7.毕业设计说明书思路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符合技术要求、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论点正确、深刻、有新意;论据真实、典型、充分,有针对性和较强的说服力,语言准确、流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文字表达能力强、撰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0字。

8.答辩时口述条理清晰、流畅、正确、思路清晰。

第二十八  条成绩评定

1.答辩委员会(小组)结构合理,专业性强,有权威性。

2.毕业设计(论文)在答辩前经答辩委员会评阅。

3.现场答御:

1)有规范的答辩程序:

2)答辩记录准确、完整。

第二十九条  资料归档

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资料按规定归档,由院(系)资料室收藏。第七章试卷命题质量标准

第三十条  考核形式

考核形式分为考试和考查。

第三十一条  命题原则

命题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既紧扣材料,又联系实际,既有广度和深度,又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的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对考试内容、题型、题量、能力层次、难易程度等进行总体设计,按章节、教育目标、难易度等进行搭配,组成试卷。整卷试题应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并有适宜的难度、区分度,能使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

第三十二条  命题要求

 1.各院(系、部)要认真组织命题工作,力求做好教考分离。已建立试题(卷)库的课程应从试题(卷)库中抽取试题(卷):未建立试题库的,原则上要成立命题小组负责命题工作。

2.考试试题均要求命题人按教学大纲要求同时提交至少两套(公共基础课至少4套)难度、广度、份量相当的试卷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试题的重复率一般不得超过20%。

3.考试命题及评分均采用百分制,总分原则上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三十三条  试题内容要符合以下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全面反映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试题的分布范围要广泛,知识的覆盖面要大,难易相当。试卷中,60%左右的试题应属于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内容:30%左右的试题应属于灵活运用本课程知识能力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10%左右的试题应有更高的难度,以考察优秀学生的学业程度。试题表述以教材为依据,专业术语与教材一致。连续四年内同一课程任意两套考试试卷的重题率不得高于20%。

2.题型力求多样化,对于常规性笔试考试包含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概念解释题等)和主观性试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性知识运用题、分析题等)。各课程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合的题型。

3.试题内容的份量要适当,试题内容、份量和考试时间要吻合,题目难度分布要科学,以便拉开学生成绩的差距。

4.试题之间答案不能重复,试题及其答案之间不能有提示性内容,避免互相提供正确答案的线索。

5.试题的文字表述要规范、准确、简明,标点符号要正确、清楚。

点击数:235收藏本页
Baidu
sogou